日美联合对抗中国的6G,争夺下一代通信标准的话语权
日期:2023-01-27 14:38:23 / 人气:189

在5G领域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后,6G时代还能继续强势崛起吗?
日本和美国竞争国际电信联盟的职位。
前几代的通信标准都是欧美企业制定的,但进入5G时代后,中国企业逐渐从跟随者变成了引领者,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通信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。然而,中国的成功让很多国家眼红,通信技术正在下降的日本就是其中之一。
为了追赶,日本选择跳过5G,直接进入“6G”的研发。早在四年前,日本经济产业省就宣布将投资2200亿日元,押注通信、汽车、机械制造等产业的联合研发。
在日本政府看来,6G技术关系到日本经济的转型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日本还邀请美国进行联合研发。
日美联合制定6G标准,不仅增强了自己在制定标准方面的竞争力,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,就是在海外推广中取得优势,以应对中国企业。最近,日本传来一个好消息。
日前,Seizo Omo (65岁)出任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(ITU)电信标准化局局长,这是制定信息通信等国际标准的重要职位。这是日本人首次当选电信标准化局局长。被称为“LTE之父”的Seizo Nobuo被日本寄予厚望,作为讨论的领导者,以确定6G的国际标准。日本政府为尚维参选提供了全面支持。背景原因是日本急于通过制定新一代高速通信标准“6G”的国际规则与中国竞争。
与此同时,美国的多琳·波格丹一世-丹·马丁击败了俄罗斯候选人,当选为国际电信联盟(ITU)秘书长。这就形成了日美在信息通信领域共同确保经济安全的体制。
6G技术专利大赛
在通信标准领域,专利数量对话语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。除了在5G领域积累了大量专利,中国在6G领域也有提前布局。
从日本媒体的报道中也可以看出,未来中国的6G技术也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日本媒体报道的调查数据显示,他们调查的9项6G核心技术中,专利申请有2万项,其中40%来自中国,其余被美国和日本占据。从申请数据可以看出,申请越多的国家或地区,拥有的技术越先进。
在这2万个应用中,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,比如通信、量子技术、基站等。中国的大量应用仍将与移动基础设施相关,其中大部分由华为应用。
此外,国家电网和中国航天也是专利申请较多的单位。华为之前一直在推动商用5G,但最近几年,华为开始了6G的研究,预计2030年左右面世。
其中,任的话让人感到一种安定感。他说,“公司对6G的研究是未雨绸缪,抢占专利阵地,以免受制于人。”未来有很大的市场,但谁能领先,谁就拥有这个领域的话语权。
其实不仅仅是华为和中国企业,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布局6G市场,比如中兴和oppo。从上面可以看出,中国对于6G市场也是势在必得,并且开始“发力”,未来有无限可能。不过,这些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看的,中国准备随时“亮剑”。
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
1月11日,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,发布了重要信息。会议强调,2023年要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,出台促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,加快5G和千兆光网络建设,明确提出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也是罕见的官方信号明确释放6G“在路上”的提法。6G被视为未来通信的基石。此前市场预测6G会增加人工智能和感知两个应用场景,会更像万物互联的神经网络。
2023年,6G的部署明显加快。1月5日,工信部发布《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和无线电管理调整的通知》,通过新增毫米波频段(E频段,71-76/81-86GHz)频率使用规划,进一步满足5G基站等场景的应用需求。工信部也表示,也为5G、工业互联网、未来6G预留了频谱资源。
这次官方明确提出2023年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,进一步明确了6G路线。在业界看来,未来3-5年是6G潜在关键技术的窗口期,抢占通信领域技术制高点,培育产业基础是关键。到去年年中,我国6G技术专利申请量高达3.8万件,占相关技术专利的35%,居世界首位。
布局已久的三大运营商
政策实施前,以三大运营商为首的通信企业早就在6G领域布局。
中国移动6G智能网关键技术等6项成果入选2022年“科技创新中国”名单。6G智慧网络的核心是“极简网络、内生智能”,全面解决网络发展面临的高能耗、高成本、运维困难、碎片化场景适应能力差等问题。相关研究成果申请专利150余项,发表专著1 6G,高质量论文25篇。
中国电信于2022年12月底发布了《6G愿景与技术白皮书》。中国电信研究院提出了P-RAN的网络架构。通过P-RAN的分布式网络架构和手机之间的D2D连接,将信号从强的地方中继到差的地方,可以提高高频覆盖下的6G室内外覆盖,是中国电信6G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。中国联通还表示,未来中国联通将与产业链相关各方合作,更好地推动6G技术的研究、标准化和产业链发展,为中国6G持续领先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除了三大运营商,多家网络通信生态企业也积极表达了参与6G建设的决心。中兴通讯透露,已启动6G关键技术的研究,并与业内同行进行交流合作。通宇通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,公司在6G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预研。2022年公司启动“卫星地面终端波束自适应通信天线技术研究项目”,也是为了进一步的技术预研,为6G做储备。
久其软件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,将继续关注6G等新技术。烽火通信也在去年12月宣布,6G将实现服务场景的智能互联,全面支持智慧生活和智慧产业的社会化发展。公司开展了相关技术测试和研发,探索能够有效匹配客户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。
但在6G从理论探讨到实际应用的期间,通信技术供应商和卫星工业生产板块可以出现一定的市场需求。但由于6G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,现在讨论市场空间还为时尚早。
为元宇宙提供支持
与5G实现的基础应用场景相比,6G可以为元宇宙中的沉浸式XR(增强现实、虚拟现实VR、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)、全息影像和感官互联提供毫秒级延迟、超高带宽和有保障的安全可靠性。
在具体的技术规格上,5G的峰值速率为10~20Gbit/s,而6G的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00Gbit/s~1Tbit/s,提升效果在10~100倍左右。6G的延迟指数约为0.1ms,是5G的十分之一;同时,6G具有超高的可靠性,停机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。民生证券指出,6G是实现万物智能链接的关键底层技术。它不仅是国际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,也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,对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至关重要。根据三星《6GVison》白皮书的研究,6G有望在2028年完成标准制定并开始小规模商用,2030年有望实现大规模商用。
同时,6G展望了“千万级终端连接,万亿GB月均流量”的未来市场。据IMT-2030(6G)推进组预测,2040年全球6G终端连接总数将达到1000万,占连接总数的98%以上。月均流量已经达到万亿级别,预计贡献月均流量的一半以上。
深港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,在5G-EMBB(增强型移动宽带)、URLLC(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)、mMTC(海量机器通信)三大应用场景的基础上,6G将新增人工智能和感知两大应用场景。
感知应用场景的增加为移动通信系统增加了另一个维度。这些新维度的加入,代表着6G技术真正有了通信之外的应用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更加注重大容量、低延迟传输和原生可靠性。6G将更像是一个万物互联的神经网络,是真正融合数字世界、物理世界和生物界的技术。
作者:币安比特币分分彩官网
新闻资讯 News
- 中国将在长江流域开展水生态评估...07-10
- [点评]“私拆档案袋”争议背后:推...07-10
- [采访]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总裁...07-10
- 本地新闻要闻: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...07-10
案例展示 Case
- 币安比特币分分彩平台03-03
- 币安比特币分分彩登录03-03
- 币安比特币分分彩注册03-03